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准记者”心声 永远在路上

日期:[2023-11-09] 版次:[A04+05] 版名:[青观点]

——青年大学生畅言记者节


记者,永远在路上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11月8日是第24个记者节。记者担当着社会与公众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流通“跑”得比记者更快,记者的职能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当前信息媒体领域,针对新闻行业的舆论甚嚣尘上,褒贬不一。而近来有些声音十分刺耳,“做新闻没出路”“学啥也别学新闻”……这样的话,每每听见倍感震惊,引人深思。在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我们不妨倾听“准记者”们的声音,听听他们对新闻业态当下与未来的畅想。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新闻传播是什么呢?我以为,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采访、撰稿、策划等外在形式,而是要直抵意识形态、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新传人是极为贴切的。新闻传播学就像一条江河,个体是翻涌的浪花,而社会是多变的河道。在今天日新月异的时光里,时代之潮奔涌,发展之河壮阔,驱使着我们不断漫溯,不断前进。

近期成都女童遭烈犬撕咬事件备受关注,部分自媒体夸大事实,为吸引眼球和追求点击量,制造各种噱头,给人们带来信息过载与误导,导致此事引发大量民众不满,随后便出现了捕杀流浪狗、在猫粮狗粮中下毒等极端行为。恶犬伤人固然可憎,但承担后果的不应是所有的动物。作为新传人,应当引导舆情向正面发展,劝导大众遵循社会公德。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一样,都能塑造人的品格,生活体验会成为人们精神的一部分。

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应当致力于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应当不虚美,不隐恶,尊重事实,强调真实,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应当以人的主体性和炽热的人文情怀,去观察、思考和感悟;应当避免局限于对现有事物的表达,而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创造。

在这样一个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守初心与使命,“把耳朵交给质疑,把眼睛交给现场,把血液交给勇气,把大脑交给理性,把自己,交给新闻。”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唐蕴琦

迎接挑战 拥抱机遇

新闻业作为社会的“瞭望塔”,一直肩负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等重要职责。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深感新闻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一方面,新闻传播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巨大转变。新媒体异军突起,公众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获取新闻,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另一方面,新闻类型和内容形式也不断更新迭代,图片、短视频等简短直接、视觉化强的方式受到追捧,而深度报道和分析性新闻逐渐失去市场。此外,新闻业的职业前景也正在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采访、写作和编辑技能,现在的新闻从业者还需要掌握数字技术、社交媒体营销等复合型技能。

挑战之下,有人认为“新闻已死”,但我坚信新闻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闻的价值并未消减反而更加凸显。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深度成为稀缺资源。人们需要可信、可靠的新闻来源,以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作出正确决策。因此,新闻业应更注重内容的品质与深度,提高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筑牢公信力、扩大影响力。此外,新闻业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和媒体环境、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新闻机构要积极拥抱数字化和社交媒体,借助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可视化技术,增强新闻产品的可读性、深度性,以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新闻从业者也需要不断丰富知识、磨炼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赵晨瑜

新闻与前额并高

今夏以来,关于新闻学专业出现了越演越烈的争议。正如张雪峰所说的那样,在自媒体兴起后,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壁垒越加减少,新闻学专业已不像往常那样吃香。面对时代的大势,身为新闻学子的我们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努力为新闻学专业正名。 

拓展职业技能库,把自己打造成“全媒体型”新闻人。传统新闻业务模式受到了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挑战,我们必须具备更多样的技能。暨南大学也意识到了这点,相继开设了“电视摄像”“多媒体新闻制作”“纪录片创作”等素质拓展课程,我们必须利用好学校给予我们的课程资源,不断地去学习和适应全新的媒介资源。

通过努力,用自身行动为新闻学专业正名。今年暑假新闻学报考争议发生时,我曾在某网络平台上回答过此话题,阐释过新闻学专业的种种现状。一个人的努力可能很微小,但是如果新闻系学子们都能以科普新闻学专业为己任,自觉为新闻学专业正名,那么社会大众对新闻学专业的看法一定会更加友好。

正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刊《新闻学生》题头所述那样:“新闻与前额并高”。新闻学是一个充满着生命力的学科,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我们需不断完善自身,亦需自觉为我们所读专业正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修霆

相信你所相信的新闻学

今年6月,张雪峰在直播中质疑高校的新闻专业,点破了新传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的确,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代日渐式微,而新闻学的技术壁垒与就业门槛亦随之降低,“新闻无学”与“新闻无用”等言论在舆论场上争论不休。但现实中,新传考研的分数每年都在极速上升,报考新传专业的人数只多不少。在这割裂却充满矛盾的状态中,新闻学到底是什么,新闻学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等问题亦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

诚然,从结果主义的视角看,新闻学提升的确是有待探究的。但从个人的学习体验与收获出发,我认为新闻学是平实和鲜活的,它始终以真诚与谦卑的姿态,赋予每位学生以解析与守护真相与正义的能力,授予每位学生清醒理智的本领,培养每位学生的核心“四力”,以致于每位学生都可拥有底气驶向自己所向往的彼岸。而不管学生将来前往何处,新闻学是每个新闻学生的来路与去路。当前,新闻学也确实到了学科转型之际,在大环境之下,我依然选择勇敢地相信我所相信的新闻学,相信它的过去,亦相信它的未来。

月亮虽被乌云遮掩,但不能总被蒙尘。新闻看似无用,实则大用。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欣怡

新闻并非“无学”而是“众学”

近日,“清华大学取消新闻学专业”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广泛争议,虽以权威澄清告终,但由此引发的“新闻无学”争论却此消彼长,绵延不休。

“便捷的移动终端+虚拟的网络外衣=在众声喧哗中发表‘新闻’的底气”,更快捷、更独立、更贴近的“公众新闻”看上去不仅让新闻从业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岌岌可危,更是让新闻学的“学”失去应有的价值。新媒体时代,新闻敞开的怀抱虽然让新闻更“新”,但却让“真”新闻变得更难。难在著文章的不一定是妙手,也可能是骗取流量的黑手;难在铁肩不仅要担起道义,还要担起变现意义;难在需融贯百家之博学方能于新闻学中行稳致远;难在极端案例中的勇士——战地记者们用血与泪书写的真相易于算法中湮没寂灭……

众人皆有权利了解真相、发现真相。但舆论场中“权力”被下放的同时,责任也应一并被承担。望舆论浪潮中的“无学”,早日翻涌为千千万万人共参与的“众学”,以此托举“新闻学”这艘船舶继续以瞭望者之姿破风斩浪。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孟繁翌

新闻学更是一种生活的意义

“新闻已死”“新闻学不存在了”“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近日,诸如此类关于报考新闻学的言论层出不穷。面对严峻的专业发展形势,新闻学子该何去何从?

作家史铁生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当下,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仍然盛行,仿佛一谈理想,就意味着与现实对立,但史铁生却对世俗始终抱着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我们都生活在现实当中,不免世俗,但理想不是现实的阻碍。相反,理想之于人就像月光,能够照亮现实,指引我们前行。在信息时代,言论越是丰富、争吵越是激烈,就越需要客观、中立的声音,舆论越是失范、网暴越是泛滥,就越需要拥有专业新闻素养的人引导。

新闻学之于新闻学子,并不仅是一种就业选择,更是一种内在的生活意义,它需要在专业实践中方能实现;新闻学之于社会公众,也并不仅是简单的信息获取,更是一种精神引领与价值塑造。正如白岩松所言:“新闻有助于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古晓婷

全媒时代的新闻学应化危机为转机

今年夏天,新闻专业再次陷入“存在危机”的舆论漩涡。张雪峰认知中的新闻无出路,给无数新闻人贴上了“没用处”的标签。功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新闻行业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新闻传播是当今社会系统运行的基础性架构。”华中科技大学张明新教授的论述有力证明了舆论唱衰不过是背景杂音,新闻专业的“存在危机”实则是时代变局中的全新转机。

全媒时代,新闻学专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对新闻生产构成了长期挑战,在流量洪流中去伪求真,在变革趋势中拨云见日,新闻学子才能认清变化,坚定角色使命;另一方面,媒体格局的剧烈变化也意味着新闻传播的舞台比以往都要广阔和精彩,因此,新闻学子不应被舆论情绪所裹挟,不应被“学科无用论”的窄化思维所局限,而是应敢于打破单一的价值标准,在喧嚣和浮躁中扛起良知、真理和道德的旗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任何时代,为国为民的新闻理想从未变色。正是这样的抱负,将会继续激励广大新闻学子守正创新,不懈耕耘。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李宇诗

在新闻行业一路高歌

普利策所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然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似乎专业的新闻媒体人的音量越来越小了,大大小小的质疑声也随之袭来。这些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可能源于一些媒体对新闻职业规范的漠视,对新闻真实、客观原则的践踏。但我们理应去面对这些批评与质疑,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警醒自己,去芜存菁,一步步推动新闻事业向前发展。同时,正是因为信息发布门槛的变低,使大量信息涌现,才更需要专业的新闻媒体人来积极发声,澄清谬误,让公众接受更真实的信息。

张雪峰谈到的“新闻学无用”是真的吗?能把张雪峰对志愿报考的建议推成一个热点话题,就足以见得媒体力量的强大。其实,有新闻理想的人很多,但坚持实现新闻理想的人却很少。当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新闻的价值,月亮与六便士的单选题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新闻都给大家提供了一份独特的价值。新闻是有温度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万千世界与人生百态,让我们在对事实的不断追问中学会了质疑、思辨。在新闻行业里,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搭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群众看到社会是否真善美,这或许就是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意义。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钰琳

以专业信念锚定青春航向

前不久,网络上掀起了关于报考新闻学专业的讨论,进一步将新闻传播业面临的时代挑战推向公众视野。热议过后,亦需作为新闻学在读学子的我们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不可否认,当解锁手机就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资讯,当动动手指就能对热点事件进行社会表达,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化趋势不可逆转。然而,我们却并未因此步入理想中的信息社会,而是置身于高质量资讯稀缺、低质量内容充斥的信息张力中。这说明,急速转型的时代依然需要新闻传播业的保驾护航。

事实上,媒介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却难改新闻传播业的初心和信念。长期以来,职业新闻人通过以人为本的社会关怀、理性严谨的思辨能力、简洁有力的表达技巧推动着人类社会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构成新闻传播业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底色和力量。

站在第24个记者节的重要节点上,作为正在学习新闻传播知识的青年学生,我们既要意识到危机也要看到转机。一方面,我们既要继续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结构,也要持续提升业务实践能力,以专业能力应对行业变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勇于并善于直面质疑,以坚定的专业信心和信念在风云突变的时代破浪前行。由此,我们方能成为信息社会中的建设性力量。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余威健

以笔作枪,洞察也眺望

五年前,我在床边的墙上写下了“记者”二字,我开始强烈渴望去当一名记者。或许缘起于某次战争新闻报道中身穿防弹衣的勇敢的她,或许缘起于深入灰色地带、满身伤痕做报道的他。但无论是谁,我知道千千万万左手话筒右手笔杆的他们,正在为生民立命。

五年间,我在探索中坚定,所以当得知能够进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后,我非常雀跃、激动,期待。我终于与新闻结缘,在最美好的十八岁。

高考结束后那段时间,新闻专业以令人费解的“门槛低”的理由被推上风口浪尖,不学新闻仿佛才是正解。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几乎对这样的评论嗤之以鼻。新闻行业的“门槛”究竟在哪?在新闻素养、在新闻语言,更在新闻道德。而这几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无视新闻道德的新闻,只能是博眼球的“热点制造机器”,以流量为王,被利益裹挟,这令我悲哀。我又想到普利策所说的,新闻记者是“船头的眺望者”,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新闻从业者所需的洞察力、预见力,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所以我想,对于新闻专业舆论的产生,更多是由于流量为王时代下人们对新闻行业本身的曲解。

记者一支笔,可抵三千毛瑟枪,洞察暗礁,更要把握发展大势。如此看来,新闻行业无可否认的伟大。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甜甜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