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青春奋发在志愿前线

日期:[2023-12-07] 版次:[A05] 版名:[青榜样]

广州两名青年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李健仪

日前,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作出表彰决定,授予260名个人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以表彰这批青年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走进社区、乡村、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的黄梓威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翁志刚两名广州青年获此殊荣。

黄梓威:“从西部到湾区,我用行动践行志愿初心”

1996年出生于香港的黄梓威,从小就常常听外公回忆从军时与战友一起支援祖国建设的故事,这也在他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帮助他人、服务祖国的种子。从2019年开始,黄梓威远赴西部支援、立足湾区岗位,一步步在志愿服务的沃土中夯实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在帮助他人的路途上挥洒青春汗水。

黄梓威(左)正在提供港澳青创咨询服务

远赴西部成长为优秀志愿者

就读于暨南大学时,黄梓威就热衷于参加“三下乡”支教、福利院探访等各种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毕业后,怀揣着支援祖国建设的理想,黄梓威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服务。

在兵团,黄梓威参与了义教支教、城镇基础建设、“三供一业”(供水、供暖、供电、物业)保障等多项工作。在零下20度的室外,黄梓威耗时一个月完成全镇20多个卫生室改造装修工作。在服务中,他协助监督整治城镇安全隐患问题167个,协助城镇管理服务中心环境保护工作站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覆盖干部职工群众1500余人……因为单位人手不够,黄梓威常常几头奔波,过着办公室、工地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凭借坚持不懈的韧劲连续两年获评了“优秀志愿者”。

“兵团里‘从无到有’式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帮助我度过了最苦最难的那段时间。”黄梓威说,自己在西部服务的时光里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共同劳作,切实感受到淳朴热情的民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更亲眼见证着兵团一个个“从无到有”的戍边开拓奇迹,这为他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前行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立足南沙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中“立足湾区,协同港澳”八字口号的号召下,黄梓威决心以一名新时代的香港青年身份为大湾区做出更多贡献。2022年,黄梓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来到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任职,扎根基层岗位贡献青春力量。

从大学时就热心公益的黄梓威无疑已将志愿服务当成了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带着对帮助他人的热切,穿上一身“税务蓝”的黄梓威很快加入了南沙区税务局团委组织的“税爱学子”“税爱桑榆”等志愿服务活动中,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志愿者们一起利用周末时间探访贫困学子、慰问独居老人,为他们解决困难、送去温暖。时至今日,黄梓威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5000小时,并获得“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志愿团队给了我很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志愿服务不仅是在帮助别人,也让我从心底感到满足。”黄梓威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户受过他帮助的8口之家发来的感谢信,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收获了对方珍重的道谢,他很开心,也很满足。

作为一名香港青年,黄梓威一直渴望以自身的经历激励其他想要来南沙工作的港澳青年,同时致力于搭建湾区志愿服务的桥梁。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事迹宣讲,号召更多的港澳青年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的火热实践中,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翁志刚:“从受助到助人,我踏上十年志愿路”

“90后”党员模范翁志刚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师,也是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并担任羊城启明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曾先后荣获“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自己淋过雨,才更想为别人撑把伞”是翁志刚坚持志愿服务的座右铭。多年来,他始终怀着一颗扶困助残的赤子之心,在践行公益的路上不断前行。

翁志刚(右)正向老年人健康宣讲

组建医疗志愿队“走”诊街坊

小时候家境贫寒,患病休学后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得以继续求学;考上大学后,又是乡里扶贫的“红马甲”为他凑齐学费。翁志刚一路走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怀揣感恩之心,他从2012年开始投身志愿服务,专注孤困老人、残障群体帮扶。11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用真情和爱心回报社会。

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后,翁志刚接触到了一些因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了帮助他们,也为了发动更多青年人参与济困帮扶,2018年,翁志刚联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医护、社会爱心人士、残障朋友组建了“羊城启明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秉承“弘中医精诚文化,展医者仁心仁术”的理念,深入社区,为群众开展义诊、急救培训等。

在一次面向脑瘫儿童的诊疗中,一个孩子迈着不大稳当的步子来到翁志刚身前,含糊地对他说了声“谢谢叔叔”。那一刻,翁志刚找到了自己坚持志愿服务的意义:“只要能让多一个孩子站起来、让他们少摔跤一次,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经,我是一个受助者,志愿者们在我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经过11年的志愿服务,我相信我也在很多青年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把爱继续传递下去。”翁志刚提到,目前他们已陆续培养了835名医疗志愿者,用专业的医疗理念赋能社区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翁志刚组织40多名康复专家、医生服务患儿200多人次;累计义诊160多场,凝聚专家医生、医学生志愿者1200多人次,服务群众17000余人次;与急诊科同事在社区内面向800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残障家庭急救技能培训”活动。

帮扶视障群体多元就业

2018年,翁志刚关注到国内高学历视障人群就业问题,他发现因为缺乏合理便利的支持,导致视障中医学生无法参加职业认证考试。为了帮助他们,翁志刚着手搜集全国先例及相关政策法规,并与中山大学富明慧教授一起反馈给广东省残联。经过不懈努力,省中医药局发布了172号文件,同意给视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几年下来,翁志刚已先后推动福建、广东等地执业医师考试无障碍化,该助考模式还被山东、四川、云南、陕西等15个省份参考借鉴,直接惠及5000余名视障中医大学生。

2022年,翁志刚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委、省残联在广州全国首个省级盲人就业孵化基地建设了志愿服务站,免费为困难街坊义诊,并为1000名盲人提供公益推拿技能培训,目前启明星队伍中亦不乏接受了推拿技能培训后再就业的盲人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在社区内进行中医药文化的推广普及,并把在志愿服务中收集到的信息反馈到我们的专业中,促进中医技术提升。”翁志刚表示,志愿服务的获得感是双向的,推动着医疗志愿者加强自身业务建设,用专业化的本领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