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青融媒”小记者“沉浸式”感受广彩魅力

日期:[2024-04-11] 版次:[A08] 版名:[新绿校园]

何静仪正在指导小记者们绘制广彩

4月4日,“广青融媒”小记者前往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参加“瓷上英雄花开祭英烈”活动。小记者们跟随老师的脚步赏析陈家祠馆藏的英雄题材石湾陶,从岭南艺术中体会英雄精神。

活动中,小记者们向广彩第六代传承人何静仪老师学习广彩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绘制工艺,并提出了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何静仪老师也为小记者们一一进行了解答。小记者们还在何静仪老师的指导下,在广彩胎上亲手绘制红棉图案,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着英雄花和非遗工艺之美,小记者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向革命英烈传达缅怀之情。

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广东实验中学 学生记者 陈宇晴

作为广州地方传统手工艺品的广州织金彩瓷,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这项独属于岭南的文化瑰宝,陈家祠可谓“物质意识双管齐下”,既要让文物长存于世,又要令文化深入人心。清明假期,我们几名“广青融媒”小记者来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一探这座民间工艺博物馆为保护广彩都做了哪些努力。

在探访中我们了解到,在文物保护方面,陈家祠不断改善文物保存条件。引进恒温恒湿设备,改造展厅和展柜,有效地保护了广彩文物和古建筑本体的安全;在文化传承方面,陈家祠重视培养广彩非遗传人,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社会展现广彩的魅力。

何静仪老师就是广彩的第六代传人。在她的引领下,广彩的形象由扁平的“非遗”渐渐变得立体,让广彩“构图紧密、色彩明艳”的印象深入人心,也让结合了釉下彩和釉上彩的斗彩更加为人所熟知,更让广彩成为连通古今、融合中西的载体,赋予广彩更多样的魅力。我们了解到,广彩之所以能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是因为制作过程中要使用真金;自己上手绘制书签才知道,原来广彩用的都是矿物颜料,颜料状态还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

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匠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认真保护着文物与工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使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彩绘英雄花,传承广彩文化

越秀区名德实验学校 学生记者 杨涵羽 指导老师 谢琳琳

4月4日,我们几名“广青融媒”小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与广彩展开了一场美丽的“邂逅”。我们跟随广彩非遗传承人何静仪老师的脚步,一起体验了这项在我国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技艺。

一走进广彩作品展厅,我就被色彩艳丽、图案丰富、造型各异的广彩作品深深吸引了。在何老师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广彩不仅有中西融合的“内外彩”,还有“斗方”“花头”的精美图案。广彩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折射出它在不同时代的受众群体——古时候的广彩瓷器以外销为主,所以多色彩丰富、艳丽豪华;在现代,广彩已在我国大众中推广开来,广彩匠人也更倾向于使用留白的艺术表现形式。

参观后,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广彩制作流程,自己动手做木棉花图案的广彩书签。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着那些为国牺牲的先烈们,再看我们在书签上亲手绘制的英雄花,似乎开得格外艳丽。在采访中何老师说,她从小学习广彩,至今已经18年,期间遇到过许多困难,但她依旧坚定自己的目标。何静仪老师在传承广彩非遗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广彩有其独特的纹饰、工艺造型以及地域文化,它保留了我国民族艺术的传统风格,见证了文明历史的奋斗过程。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行传承发扬,希望将来能看到广彩更具活力和创新的艺术传承!

体验非遗文化之美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学生记者 刘靖依

广彩,也称广州织金彩瓷,是一种广州本土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采用釉上彩的装饰技法,在瓷胎上彩绘。清明节,我与几名“广青融媒”小记者来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随着广彩非遗传承人何静仪老师的步伐,一起走进绚烂美丽的广彩课堂。

欣赏了构图紧密、色彩艳丽、金碧辉煌的广彩作品,我大为震撼。但非遗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展现,更在于践行与传承。随后,我们回到室内,何老师为我们准备好工具,终于可以亲自体验广彩了!

首先,我们用铅笔印好线稿,再用细毛笔描上黑颜料,蘸颜料时需要将整个毛笔裹上颜料,蘸取后在边沿轻刮笔头。不久,几朵错落有致的木棉花已稍稍显形。接着,我们又在何老师指导下取来笔头较粗的几支毛笔,分别蘸取红、青、黄等颜色,开始进行上色。垂直的笔杆下,我努力控制笔头在瓷片上小幅度地滑动着,颜料随着笔尖被晕染开来。经过我们的细心创作,一朵朵艳丽的红木棉跃然瓷上,绘制广彩很难,但绘制出来的效果非常美,这让我觉得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深深被广彩的魅力所吸引,也感受到了广彩工匠们孜孜不倦的坚持。希望广彩这门非遗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非遗传承人何静仪的广彩作品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