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影后赵薇与本报有个约会

日期:[2015-04-23] 版次:[A04+] 版名:[广州青年报六十周年庆]
赵薇与本报记者陈焯斌(右)合影。
阅读本报,赵薇感到十分开心。
本报记者采访陈焯斌(左)。

日前,赵薇凭借《亲爱的》勇夺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该殊荣可谓她演艺路上的又一高峰。1998年,《还珠格格》热播,“小燕子”人气急升。次年,《还珠格格》第二部播出时,她已经街知巷闻,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小燕子”曾两度“飞上”《广州青年报》的头版,版面上记录了赵薇成名早期走过的青春岁月和珍贵的画面,成为我们的美好回忆。

采写:本报记者 何伟正 实习记者 杨燕芳

对话:“她是一个随和的女孩子”

1999年,“小燕子”曾两度“飞上”《广州青年报》的头版,版面上记录了赵薇成名早期走过的青春岁月和珍贵的画面。如今,赵薇事业再登高峰,早已褪去青涩,但那份只属于那个纯真年代的记忆却永远珍藏在每个人的心底。现在,让我们在重温赵薇演艺经历的同时,听听当年广州青年报记者陈焯斌两次专访赵薇的美好回忆。

问:当年采访赵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得知赵薇拿到香港电影金像奖,让我不禁想起1998年《还珠格格》的盛况, “小燕子”赵薇搭上琼瑶剧的快船而成为超级新星,名满天下。当年,做媒体的、做营商的都想方设法搭上《还珠格格》的便车,只要报纸印着“小燕子”的图片就会特别好卖,商家借力赵薇的明星效应就会快速提升知名度。

期间,“燕子迷”们都有一种愿望:见见赵薇的真人。我有幸获得与赵薇见面的两次机会,也成为“追星一族”。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与赵薇单独做专访和求得她为广青报题字。结果,我如愿以偿。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的一段难忘经历。

 

问:1999年的两篇专访报道都围绕“职场”的主题,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

答:当时,大多数媒体都是以娱乐新闻的方式来报道赵薇的入行经历及其背后故事。

为避免报道的同质化,我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关注青年朋友的学习、毕业、就业、职场等方面的阅读需求,分别做了《赵薇算不算提前找工作》和《“小燕子”秘密飞来广州“炒更”》两篇报道,这样更贴近当时报纸的内容定位。

 

问:赵薇当时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答:两次的见面和采访,她都给我留下青春、随和、开朗、幸运的印象。当然,在赵薇走红的年代能一睹她的真容,我也幸运。

我第一次采访赵薇是在1999710日。那时,正值《还珠格格》第二部播出,赵薇为某商家做形象代言人。我专程飞往北京,作为广州的媒体代表参加赵薇的传媒见面会。她剪了一头的短发、穿着红格子衬衣,以轻松、随意的邻家女孩形象出现。

第二次,是同年的828日采访赵薇的。这次,赵薇来到广州,我与她见面时,她的衣着依然保持上次见面时的红格子特色:红色格子衬衫、蓝色牛仔裤。我直接问她为什么又穿红格子。她大方直率地回答“喜欢红格子,所以多买了几件”。采访过程中,她没有耍大牌、摆架子,脸上写满纯真和笑容。在她两次为广州青年报读者的题字里都有一个热词:“快乐”。

 

问:采访中有没有什么花絮呢?

答:有。北京的见面会上,赵薇因为晕车迟到了,但她一上台就连忙道歉,台下的粉丝也十分体谅地给她掌声。

在广州见面会的当天,我先到场。1316分彩排结束后,赵薇走到台下和我见面,当她看到放在桌上的一叠《广州青年报》时,表现得有点兴奋。她一边主动地说“我来拿报纸吧”,一边带我到休息室接受采访。

★陈焯斌简介

曾任广州青年报社记者、编辑部主任,然后华丽转身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老人报副总编辑。

 

经历:

成名:“小燕子”一夜爆红

作为公认的中国内地历史上第一个流行文化偶像,赵薇在《还珠格格》播出后真可谓是红得发紫。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在内地的平均收视率超过47%1999年,《还珠格格》第二部播出后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了54%,最高达到65%,打破了当时中国电视剧的收视纪录。

赵薇也凭借小燕子一角一举成名,一跃成为亚洲最热门的偶像明星,甚至出现“赵薇现象”。之后赵薇赴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国的宣传在当地反响也不俗。湖南卫视能够坐上卫视第一收视宝座,在全国有如此的影响力,《还珠格格》也功不可没。命运还是厚待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的,本来出演小燕子的知名演员辞演,赵薇成功拿到这个角色,并一夜成名。

转型:华丽变身大导演

在成名之后,赵薇并不满足于现状。2005年,在演艺事业小有成绩的时候,赵薇毅然决定做回学生。成功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后,她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在毕业之际还决定拍一部电影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

为了拍这部电影,她每天早晨6时多起床、8时上课,和同学讨论功课,认真准备,每天开会。这部电影就是后来票房大卖的电影《致青春》。也是这部电影,让赵薇成为首位处女作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赵薇觉得自己从《致青春》中收获了至少三部电影的经验,是人生宝贵的经历。转型导演则是赵薇认为“再红的演员也将只是时代的沧海一粟演艺圈中的繁华热闹并不能使一个演员的演艺青春长青。”所以她总是怀着危机感。

蜕变:斩获金像奖影后 事业再登高峰

距离第一次得到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整整7年,赵薇终于收获了香港金像奖影后。19日晚,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当晚群星云集,星光熠熠,赵薇以一袭黑色抹胸礼服亮相现场,凭借在电影《亲爱的》中农村母亲李红琴一角,在入围者汤唯、周迅、蔡卓妍和吴君如中脱颖而出,折得桂冠。

赵薇十多年的演艺经历中有过好几次演技肯定。最近一次在演技方面获得全面肯定的就是这部让她捧获香港金像奖的电影《亲爱的》。

在这之前说起赵薇演技时,大家都会提到她“台词功力不行”,在《亲爱的》里,赵薇用家乡方言弥补了这一最大问题,并展现出强大的生活感受力和表演灵气,让人们看到,或许她一直只是差一个诠释这样角色的机会。

谈起赵薇接演《亲爱的》的过程,陈可辛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她最早是推了这个戏的。当时我把故事口述给她听,她很喜欢,然后拿剧本回去看,看了6天却告诉我演不了。”

赵薇非常喜欢李红琴这个角色,但最开始她觉得导演应该找一个非职业演员去演。后来与导演再三讨论对角色的理解,达成一致后赵薇决定出演。“我觉得我应该相信导演,如果他觉得我可以的话,我应该去试一试。”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