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踏着“青年绘”的足迹 为羊城“换脸”

日期:[2015-10-22] 版次:[A04+] 版名:[青年绘]


领导嘉宾为“青年绘”点位地图揭幕。


卡通版粤剧扮相。


互动博物馆中一位姑娘假装在用古老相机拍摄照片。



市民在现场参与手绘活动。

用城市刊登岭南文化,让广州为自己发声。上个月,“青年绘”项目团队在陈家祠用一面墙的色彩斑斓,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的壁垒,以涂鸦的形式展现岭南文化,其大胆的创意赢得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赞誉10月17日,随着“互动博物馆”大幕开启,“青年绘”项目第一期活动完美收官,正式向大众告一段落,第二期活动如约而至。

正如广州市行动指导中心主任梁雄文所言,“‘青年绘’是一次鼓励大众参与,集结不同领域人智慧,以当代的时尚、流行、创新、跨界的艺术形式,对岭南文化进行传承及再创作的项目”,青年绘从活动筹备到第一副墙面出炉,再到第二面墙顺利“诞生”,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岭南文化创意提案和执行,有政府、街道的支持,有市民的互动与参与,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心血,承载着无数新老广州人的记忆。“‘青年绘’不是某个组织或某个群体的活动,我们要在广州的城市空间打造一张属于所人的岭南文化名片。”

采写:本报记者 向宇    实习记者  苑嘉骏

 

项目启动 众筹广州记忆

7月22日,在“岭南文化与青少年传承”主题研讨交流会上,市学联代表、与青少年代表、志愿者代表、红领巾小记者代表与领导嘉宾一起为“青年绘”点位地图揭幕,宣告“青年绘”项目正式启动。

作为“传说广州·青春记忆”广州青少年岭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的“先头兵”,自发布之时起,“青年绘”项目便主打融合路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手段巧妙结合,辅以“社会众筹”、“城市创客”、“跨界”、“涂鸦”、“互动博物馆”等当下热门元素,旨在以易于大众接受、青少年喜爱的方式展现本土岭南文化,让千年羊城展现时尚一面。

 

活动预热 全城总动员

“如果把建筑物变成画布,把城市变成露天博物馆,把你变成策展人,你想这座你深爱着的城市角落,留下怎样的印记?”8月21日,“青年绘”发布首条活动预热微信《你想用怎样的涂鸦装点这座深爱的城市》,广邀群雄参与到这场特别的城市记忆创作当中。

与此同时,“青年绘”微信交流群于当天正式建立,吸引了百余名的岭南文化爱好者加入,他们当中有插画师,有美术学院教师,有摄影家、中学生和涂鸦爱好者……形成了“青年绘”最庞大的幕后大众智囊团,为活动提意见、出点子。

 

运筹帷幄 各方交谈产生灵感

8月26日,“青年绘”启动多方筹备、恳谈会,广州著名摄影家何勇当(当叔) 、广州涂鸦教父Dickid均列席参与,对“青年绘”的后续发展作进一步规划。作为本次“青年绘”项目的艺术顾问,当叔把自己曾经拍下的许多老广州的照片提供出来,为创作团队的打开了思路。照片中的粤剧人物扮相、五羊雕塑、陈家祠等元素最终成为灵感来源,被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集思工作坊 脑洞大开记忆碰撞

为了给“青年绘”活动收集更多的创作灵感,集合年轻人的想法,看看年轻一辈心中、脑中和眼中的广州记忆和岭南文化印象,9月13日,“一起开工社区”上演了一场特别的头脑风暴,对“青年绘”项目持续关注的热心人聚集在一起,从声音、符号、食物、物件、无主

题五个维度来解读和描绘岭南文化,讲述自己与广州的故事,并经由手绘得以直观展现。

吴志腾是广州美术中学高二的学生,也是学校涂鸦社社长,他和同学兼社团成员劳莹一起参加了工作坊的活动,因为热爱涂鸦,他在老师的推荐下报名参与了“青年绘”活动,之后会和老师及涂鸦社的同学们一起来为“青年绘”创作。劳莹还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在现场担任起了临时手绘师,她创意地按照字面意思,画出“煲仔饭”、“虾饺皇”等食物,得到大家最多点赞。

 

首墙出炉 万人“共绘”岭南印象

“2支涂鸦团队,7名涂鸦达人,两天半18个小时,一面墙60平米,近万名群众共同描绘了属于彼此的岭南记忆。”9月20日,“青年绘”第一面涂鸦墙正式出炉,这也是“青年绘”项目启动以来,首个阶段性成果。墙面位于荔湾区康王路世通街口,离陈家祠仅几百米之遥,在2米宽、30米长的涂鸦墙上,由Dickid领衔的“精气神”团队和来自佛山的“先锋柒道”团队共同绘制了陈氏书院、卡通版和合二仙、衔着稻穗的羊、珠江新城剪影等元素,现代线条和色彩绘出的“陈家祠”及“GUANGZHOU”的字样与之完美融合。

在涂鸦现场,很多路人都会放慢脚步,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突然降临”的美景。张大爷是世通街的老街坊,他是众多被涂鸦墙吸引过来驻足观看的其中一员,与其他路人较为短暂的停留有所不同,张大爷在现场看得十分起劲和入神,他告诉记者,因为住在附近,上午特意搬了凳子来看,一看就是三个多小时,不觉得累。对于涂鸦里面的岭南元素,他很熟悉也很快就能认出来。“墙面画出来大气、美观。”张大爷对涂鸦墙表达自己的认可。

此外,有很多关注“青年绘”的朋友特意赶到世通街口“探班”,期待第一面墙的出炉,插画师丑丑就是其中热心的一位。他不仅来到现场观看,而且把现场的图片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向自己的朋友“直播”。

 

互动博物馆 岭南记忆大集合

10月17日,“青年绘”首期活动之互动博物馆在“一起开工社区”正式与大家见面了。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最字正腔圆的粤语,看到二三十年前广州的“风韵”,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棉花糖和鸡蛋仔,找回熟悉的童年味道。互动博物馆从视、听、说、嗅等多个方面带领参观者找寻自己的广州记忆。蒋结敏是广州城市职业学校老师,此次她带着自己的“茶点点家族”(常见早茶食物的卡通形象)来到互动博物馆,她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能够帮助外界快速的了解广州,了解岭南文化。

项目负责人Celine表示,互动博物馆最终呈现出来的丰富形态,得益于许多朋友的支持:《老广新游》创作团队大话国企业提供了他们珍贵的手稿,一位记者朋友送来了很多老广州的珍贵照片;还有很多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的朋友,送来了画作、粤剧扮相照片、小模型等各种物件。据Celine介绍,如不出意外,互动博物馆会持续展出一个星期。

 

传统粤剧遇上新潮涂鸦

10月15日,接棒第一期,青年绘的第二期活动炫目来袭。第二期活动主打“粤剧”主题,10月15-17日,“青年绘”项目之流动博物馆开展了“粤剧走进你身边”系列活动,看在脑洞大开下,粤剧与其元素碰撞出的别样精彩。自18日起,四支专业涂鸦团队在越秀区大东街以“粤剧”为主题,开启“青年绘”的第二面墙的创作,用涂鸦的方式集体回忆粤剧。10月20日,“青年绘”第二期活动首幅墙面正式完成。活动现场还有粤剧知识普及、拍照互动等环节,市民还可以亲自参与现场的彩绘环节,感受涂鸦的魅力。

 

关于首墙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
(访问创作团队 Q&A)


Q: 为什么选择在陈家祠?

A:“一起开工社区”大海:

因为广州岭南文化的代表地之一是陈家祠,在筹备阶段主创团队就把第一面墙选址范围定在陈家祠附近,看周围有没有适合的墙面。金花街道提供了几块比较好的墙面供选择,最终定在康王路世通街口,原因有两个,一是离陈家祠很近,二是相对于其他墙面,这面墙经过的人流量较大。

在正式涂鸦的前几天,创作团队把前面30米墙重新进行了一个粉刷,为后期创作打下基础。就像你现在看到的,通过涂鸦这种方式画上多元的图案,把墙保护起来,重新利用。


Q: 为什么创作团队是“精气神”和“先锋柒道”?

A:“一起开工社区”Celine:

我们先找了Dickid。Dickid是广州最早的一批涂鸦者,也是街头文化教父,比较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只要找到他,他就会帮忙找到其他的涂鸦者。而且Dickid本身在做街头文化这一块,与其他做街头文化者不同的是,Dickid做了很多工作,把广州的文化和精髓东西融入到街头(文化)中,像hiphop、街舞、涂鸦等,用创作进行一些改变,很多时候他去国外宣传广州,所以我们觉得他是非常适合的人选。同时,他也很理解这个项目,理解怎样用涂鸦为这个城市建设出力,一找到他就答应了,而且整个过程非常配合。


Q: 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

A:“精气神”Dickid&芙蓉:

在创意阶段,我们会征求摄影师的意见,看他们拍摄的作品,然后将里面的元素拆分,得到一个人有冲击力的、传统的又能体现广州本土的作品,这样可能市民会更喜欢,接受度会更大,而不会举得涂鸦就是乱画。(Dickid)

像陈家祠堂这幅,上面的松树就是来源于陈家祠里一件有年代的瓷器上的图案,我们把它截取出来,作为一个代表元素放大。(芙蓉)

A:“先锋柒道”:

当我们了解到这个项目的范围是在陈家祠这一带之后,就决定将创意主题根据陈家祠的历史、装修风格和艺术风格来呈现。现在大家会看到一些瓦脊公仔、历史典故,但也会融合西方的涂鸦字体和英文的涂鸦字体来呈现。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