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教育的更高目的是培养对美的感受力 为“丧失提问能力”的90后惋惜

日期:[2015-11-01] 版次:[A07] 版名:[师说]

记者  陈瑾   校园记者   钟思棋

 

和煦的早晨,笑脸盈盈的陈衔老师娓娓道来。他的故事就像窗外秋日的阳光,不炽热,但温暖非常。阳光透过树叶缝隙中照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画,想必是陈衔老师的爱——简单、形式感、大自然。

 

发现美的老广美

陈衔老师笑称“广美的一花一草都对他很熟悉”。因为他出生在广美,成长在广美,又工作在广美。做为广美子弟,美院老校区的绿荫草地是他童年的游乐场,少年随父赴京的经历造就了他的爽朗与北方人的豪气。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回到这片岭南山水,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的政治课和哲学课老师。现在,他最早的一批学生已经快抱孙子了。据说,其《佛禅通说》等四门选修课已连续多年蝉联美院最火爆选课的桂冠。同学们评价他“有趣”、“难得的好老师”,称陈老师是“番禺区仁波切”。陈老师听闻笑笑,“藏语仁波切不一定代表活佛,只要是你尊重的人,都可以被称作仁波切,就像汉语里的老师,是个尊称”。

 谈及自己的课堂,陈衔倾向于深入浅出,尽量将要讲的东西形象化,所以听他的哲学课感到很生动。 

关于美院学生的特点,陈衔说,他们擅长用眼睛看世界。可是,难道其他人就不是用眼睛看世界吗?其他人是,只是他们的观看更容易受到观念的影响。见记者心生疑惑,老师出了道题,他指着墙上一幅方形大画框问记者:你看这是什么形状,“矩形?”“正方形?”,老师仿佛意料之中地摇摇头,否定了全部的回答。“从你坐的这个角度,是看不到这幅画为方形的。你是斜着看这幅画,看到的角都不是90度,对边也不平行。在你眼里,这个画框一定不是方形。但你却认为自己看到了方形,因为你认为它是方形。你看到的并不是这个画框状,而是你脑子里认为的画框形状。”陈老师解释道,“所以,一般人往往不是观看外部世界,而是观看自己的观念在外部世界的投射。” 

在陈衔看来,学生往往被头脑中的观念束缚了,因此他认为“教育的更高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感受的敏锐力”,换句话说,学生要有自信、活力、创造力,敢于跳出已有知识框架的限制。 

因此,陈老师希望自己也能从更朴实的视觉角度,少一点观念的干扰看世界。正如他所钟爱的摄影,他更喜欢从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景色中去发现一些不同的感觉。他向记者展示他的摄影作品——台风天,雨滴在水面形成的一圈圈涟漪;高速公路旁“潇洒”的桉树;与水下倒影连接在一起的残败的荷叶。乍一看去,还以为这些是水墨画,而陈老师说,这只是对形式感的追求。除此之外,他从美国抽象画家马克•罗斯科那里得到启发,在大学城拍摄了一组以马路标识线为主题的照片。真实存在的线条在他的镜头下变成抽象的图形色块,浓烈的色差对比撞击,他说自己就喜欢这种“是它却不是它”的闪回。

 

无所谓对错的教育

“是它却不是它”,哲学总带给外行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陈衔却认为哲学并不神秘,只是对问题思考得更深入了些。被问及自己的思想属于哪一哲学流派时,陈衔说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因为还没有达到哲学家水平,只是一名哲学老师。他认为从哲学角度看,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哲学观念,“一个理论就是一个视角”。陈衔举例说,假设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房子里,有一个人凿了一个洞,看到窗外的树木天空,说世界是树和天空;另一个人在另一边凿了一个洞,看到外面是楼房,说世界是许多大楼;还有的人在天花板凿了一个洞,看见楼上坐着的人的屁股,说世界全是屁股。他们都认为只有自己正确,别人是错误的,相互争论,甚至攻击对方龌蹉,但实际上他们是由于不同立场导致不同观点,“只存在立场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差异只是缘于双方看世界的立场、角度不同。 

在他看来:和科学不同,哲学没有定论,只有争论。这似乎是哲学的短处,但是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其他学科似乎都有标准答案,哲学没有,学哲学是感受不同的看世界的角度,由此使自己的心胸更宽广,眼界更开阔,头脑更灵活。而陈衔想做的正是希望通过学哲学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是单纯教给学生知识。提示他们去发现世界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死守一套理论观点,让学生摆脱狭隘、固执和偏见。 

陈老师形容这种不断探索、感受、打破偏见的过程,是大脑做思考体操的过程。他还担任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的美术欣赏公选课老师,给理工生们展示艺术的体验,“我不期待他们成为一个美术设计者,他们只要懂得艺术,有艺术眼光就够了。”陈衔笑道。

 

从时尚记者到大学教授

陈衔曾经做过十年时尚记者,谈及教师与记者的差别,他最有感触的是,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对于上课感受的反馈,但记者是一个单向的输出,你只能知道编辑喜不喜欢你的文章,却很难知道读者的感受,缺乏互动。然而,谈及现在的教学互动,陈老师感叹说:80年代教室过道里坐满学生的盛况已不多见,问问题没人回答已经变成常态,按学生的话来说,90后的他们已经“丧失了提问功能”,老师对此深感惋惜。 

陈衔说,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少了一些深度思考的“习惯”——他们更习惯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碎片化阅读。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也许我们这一代会被手机毁掉,要等到我们的下一代,或再下一代才能学会克服手机带来的问题。”针对目前现象,陈衔说“与其指责学生,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课吸引力不够?’”但同时,陈衔也希望同学们多体谅老师,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要知道“没有完美的老师,也不存在永远有趣轻松的课堂”。只有当师生都站在对方角度看看,才会共同营造出更好的课堂。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