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花城有爱 守护未来

日期:[2017-05-25] 版次:[A08] 版名:[青聚焦]
活动中,一名学生在摊位前了解禁毒知识。


今日,2017年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以下简称未保周)在广州市第117中学拉开序幕。这是自《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实施以来,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举办的第四个未保周活动。

据悉,今年的未保周(525-31日)以“爱”为主线开展形式丰富的系列活动,包括录制未成年人禁毒教育专题节目;拍摄公益宣传片;组建青年律师团队进行普法宣传;发布“公益监护人”综合管理系统;试点“法律、心理专家+青少年事务社工”联动关护未成年被害人等,旨在集结公益力量,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未成年保护知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为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采写:本报记者 龙金莲 何伟正 摄影:黄宇帆

 

警惕:未成年人涉毒趋低龄化

据有关数据表明,2016年至20174月,未成年涉毒案件有52件,涉案57人次,以非法持毒、收容吸毒等形式居多,90%集中在16-18岁。其中,女性未成年人涉毒趋势正在抬头,8件涉毒案件有女性参与。市禁毒办、市团校近期开展了一项有关青少年涉毒情况的调研,共派发了420份问卷、进行了20个个案采访。调研中发现,涉毒人员呈低龄化,初次吸毒年龄不到20岁,四分之三的涉毒人员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67.1%的涉毒未成年人主要受朋辈影响。

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杨瑞东介绍,近两年,他所接触到自愿接受戒毒、脱毒的案例中,人员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涉毒人员吸食毒品的种类也有了变化,45年前70%-80%的涉毒人员是吸食白粉之类的传统毒品,现在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占到70-80%。”

“新型毒品会披着奶茶、跳跳糖、果冻、茶叶、干花,甚至面膜等各种日常食品、饮品、日用品的外衣进入我们的视线”。广州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专职讲师王穗娟告诫道。在近日录制的《广州青年说》访谈节目中,她拿出各种新型毒品的模型,有包装靓丽、多种口味的“开心水”,有看起来就像普通钙片的摇头丸等。她提醒青少年朋友,特别是未成年人,一定不能随意到街上药房购买含有可代因成分的止咳药水,“如果确实需要治疗,要到正规医院开药,遵医嘱服用,还要留意成分”“万一误食毒品,就要谨记‘防毒三字诀’——看、防、救,大量喝水冲淡毒品”。


发力:建立禁毒长效联动机制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曾接诊过年龄最小的病例是一名年仅12岁女孩,因为结识吸毒男友而开始吸食K粉,并出现了幻觉、妄想等损害神经系统症状。杨瑞东从心理方面解释毒品成瘾原因,指出神经系统具有“犒赏机制”,对于特别的神经系统体验会有“记忆”,让神经系统尝试第一次,就很有可能引诱人再试一次,因此“千万别试第一次”。

据介绍,市禁毒办、团市委近年来认真落实市禁毒委的工作部署,着力面向青少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建设。禁毒教育也从单一的毒品常识及危害教育、法制教育,拓展到了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领域,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互动参与和案例分析,让未成年人了解到做好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从20157月开始,广州就在全市11个区建设了23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服务站,即“青年地带”。其中,海珠区“青年地带”社工们跟进海珠区16-20岁的30个个案家庭,发现毒品只是诱因,青少年的家庭环境较差、没有抗逆能力才是主因,希望通过社工介入去除涉毒青少年的“心瘾”,重建他们的社会功能。

但在节目中,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总监董沛兴和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邓跃晖也提到了社工和志愿者在禁毒宣教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例如,社工介入涉案家庭,家庭通常会持抗拒态度;目前禁毒教育的模式没能与孩子形成平等感,没有引起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涉毒问题的充分重视。有关部门提醒:“家长对青少年涉毒状况要有清醒认识。”

广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法律专委会主任郑子殷分析指出,未成年人吸食毒品背后的原因很多,社会禁毒防毒的监测发现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将政府决心转化为全民决心”。他正积极联合广州志愿者协会在组建“法治童行”律师宣讲志愿服务队,以更多的形式,更为精准、有效、到位地进行禁毒宣传。

 

未成年人遭性侵 18岁后可“秋后算账”

记者从广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获悉,近期发生一宗小学生遭性侵的案件。服务台工作人员一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也详细指导家长帮助受害者,综合运用了社工、法律和医疗等方面的力量,以帮助受害学生走出困境。

在对待未成年遭性侵的问题上,法律的完善显得刻不容缓。“无规矩不成方圆,把‘嫖宿幼女罪’直接以‘强奸罪’论处,加大处罚力度,体现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保护未成年人。”法律学专业学生小吴称。

现实中,在一些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中,因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性”意味着什么可能还一知半解而遭到蒙蔽,甚至许多未成年人慑于侵害人的淫威而不敢声张。等到成年后,再去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赞成2782票,反对30票,弃权21票”,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自2017101日起施行。“最新版”民法总则为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长大以后提供寻求司法救济的机会,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此外,民法总则还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意味着,遭性侵的未成年人,以18周岁为起算点,在18岁至21岁之间,均可向法院主张权利。如果期间有中止、中断的情形发生,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有延长的情形,那么还可以比21岁的时间更长。

记者了解到,除了民法总则对未成年人保护升级外,在广州方面,团市委、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广州市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施规程》《关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强化涉诉未成年人矫治帮扶。同时,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团市委也逐步探索一套以“青少年事务社工+志愿者”模式开展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矫正帮扶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公益监护人:综合管理系统正式发布

小芳是一名黄埔区青年地带90后社工,这也是她做公益监护人的第二个年头,但她依然清晰记得第一个案例带给她的感动和成就感。“案主Y是一名未成年人,因为打架斗殴被派出所拘留,几经波折才在出庭前联系上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在出庭当天赶到了。”今年清明期间,小芳接到了Y的电话,原来他刑满后回到了老家开始新的生活,Y表达了对小芳的感谢。

据小芳介绍,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前提下,公益监护人会鼓励其配合警方的调查,了解其父母、朋辈的情况,并与其法定监护人联系沟通获取更细致的信息以便给予未成年人更有效的帮助及情绪支持。当法定监护人不能到场的,公益监护人更像是家长,从未成年人进入司法程序那一刻就全程参与,主要是进行沟通、指导,给予未成年人心灵上的关爱,同时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防止有刑讯逼供、审判不公等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而在刑满后,公益监护人还会跟进未成年人的再社会化情况,给予适当帮助。“我了解到Y有想重回校园的想法,便帮他搜集资料并为他提供指导,他将在9月份回校上学。”小芳说。

据了解,仅黄埔区,2016年合适成年人(公益监护人)累计参与案件超百宗。如今,黄埔区维系培养的公益监护人由最初的29人增至57人。随着这支队伍日益壮大,团黄埔区委先行先试,推动了该项目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团队运营管理,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成功开创了公益监护人“全覆盖、全记录、全流程”的管理模式。

在启动仪式上,“公益监护人”综合管理系统正式发布,将进一步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案件的实时精准对接,实现“队伍招募、服务监控、激励保障”全流程管理。符合条件者可通过“青春黄埔”微信公众号申请加入公益监护人队伍,审核通过并经过专业培训后,获聘成为公益监护人。有关办案部门发布服务需求时,公益监护人可通过系统自主接单参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流程。系统通过GPS定位功能,完整地记录公益监护人的签到地点及服务时数。

 

“蓝鲸”的教训: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课

心理健康也是未成年保护的重要一环。蓝鲸游戏,这款煽动青少年最终走向自杀的死亡游戏在前段时间悄悄潜入中国,“压力、焦虑、抑郁,这些看似自身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那些人的宗旨不是安慰患有抑郁的人群,而是反其道鼓励他人自杀。”网友Dengerii认为,蓝鲸游戏就是这个“别有用心”的引诱者。近年来,关于青年自杀报道也层出不穷,而直播自杀也是屡屡浮现在大众视线,这些直播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和目的,都预示着其心理上存在缺陷。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范新刚表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是常见现象,像感冒发烧一样不可避免,但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校是主导,家庭是基础,社会是平台,政府要重视。”范新刚表示,要想更好地预防和缓解青年心理问题突出的状况,要从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四个方面发力。

范新刚说,学校应该增强体验式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课程,让青少年自己感受和了解生命的各种状态,为他们打好“预防针”。他还指出,出现生气、焦虑、郁闷等心理,与个人心态有很大关系,他建议青少年要多参加各类社交活动,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随着对“蓝鲸”的抵制,游戏虽然在中国被及时叫停了,但对于有轻生想法的未成年人应予以重视。对此,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表示,我们还应为未成年人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她建议称,“不知生、焉知死。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避讳谈死亡,但我们应教导孩子一起面对生命的消逝是自然界里一个自然现象的事实,不要把死亡和恐怖、可怕、负面情绪绑定在一起,更不能把死亡当成是解脱痛苦的办法。”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