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趣味“拍卖”课堂 学财商也学生涯规划

日期:[2018-11-11] 版次:[04] 版名:[德育风采]

本报讯(记者 吴敏婷 见习记者 罗亚莉 通讯员 李青 王佳营)10月27日,在广州中学初二级的金融素养公开课上,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30多位同学竞拍“亲情”、“智慧”、“健康”等12样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美貌”竟无人问津,“智慧”被10多位同学疯抢,“读名牌大学”被一步封顶果断拍下……有同学成功获得自己想要的,有同学付出筹码却一无所得,还有同学没来得及付出,一切已结束。有家长表示,这是一堂富有穿透力的“财商”课,也是一次人生的“过山车”体验。

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给同学们的课堂表现打90分,他认为,金融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社会生活素养,不仅包括财经知识,还涉及人生规划、投资、风险、信用等各方面,延伸到如何走好人生路,如何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国家,提升生存和发展能力。

                     

“智慧”被热抢  “美貌”却流拍

当天上午,广州中学的王鹤老师带领初二(23)班的同学进行了《财富人生,合理规划》的课程展示。34名同学,竞争12拍卖标的,分别是友情、亲情、健康、美貌、爱心、快乐、读名牌大学、开自己的公司、诚信、一门手艺、金钱、智慧。每位同学手中有5000元代金币,代表其所拥有的时间和精力。

第一件标的“友情”以500元起拍价起拍,参与的同学并不多,最终其以3000元价格被成功拍走。面对不同的标的,参与举牌的同学各有不同,策略亦不相同。一开始,大家按500元的阶梯价小心翼翼地举牌出价,后面越来越多同学直接报上最高价5000元,原因是“担心抢不到”。竞拍中,“美貌”与“智慧”则出现了两个极端,“美貌”全程无人应价,最终流拍;而压轴出场的“智慧”却有近10名同学同时以最高价5000元竞拍,最后得靠猜拳来定出花落谁家。


游戏开启课堂  理性思考人生

“财商”课程以“拍卖游戏”展开,趣味课堂是为了让学生做理财规划,进而学会理性对待生涯规划。竞拍后,王鹤老师引导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本组的竞拍策略思路,总结竞拍收获。“我本来也想竞拍‘智慧’,可我猜到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看中‘智慧’,于是我就换了一种方式来获得‘智慧’。”考虑到竞争激烈、竞拍可能面临失败,梁倩茹同学果断拍下“读名牌大学”。“条条大道通罗马,好好读书最终也会得到智慧。” 

遭遇竞拍失败,李旻倩同学却收获了宝贵的经验:“首先,我从中学会了要因应局势变化而改变策略,‘一根筋’往往并不是好事,所以我们应该顺势而为。另外,成功不仅要靠实力,运气往往也很重要。还有,当没有十足的把握时,我们要给自己留好退路。”有些同学花了代金币却没有竞拍到任何物品,对此,王为同学表示“重在参与”。“我们肯定比没举牌的同学收获更多。同时经过竞拍,我懂得凡事要三思而行,下决定时就得果断,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金融素养教育 为学生指引未来

同学们在课堂上踊跃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广州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青表示,广州中学非常注重金融素养教育中学生的实践体验,目前在高一级开展职业体验必修课,带领学生走进金融机构和各类型企业,开设职业体验课程,让学生做理财规划,进而学会理性对待生涯规划。

而作为广东最早开展金融素养教育的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附中”)目前已形成完善的校本课程、学生经济社团体系。在本次研讨会上,华师附中教学处副主任、信息资源中心主任黄华林老师分享了持续15年在学校开展金融教育的体会。他认为,金融教育课程的指引对今后想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来说,太重要了。“以职业规划为例,想从事投行工作的同学对于‘本科选什么专业’,一般都会想到报读金融专业。然而通过金融教育课堂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大学时就选择金融专业其实不利于职业发展。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做研究员基本是‘两眼一抹黑’。所以,大学本科选择数理专业,研究生再选金融专业会更好。”同时,黄华林老师认为,不同年代的人在消费观、金钱观上存在差异,教材上的简单知识不足以帮助同学们应对复杂的社会。“所以,我希望学生能结合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请家长给予指引,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对于学校开展金融素养教育,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表示“非常支持”。“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从过去的短缺经济变成富裕经济。以前我们不需要理财,也没有财可理;现在,我们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因此,金融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社会生活素养。金融素养不仅包括财经知识,还涉及人生规划、投资、风险、信用等各方面,延伸到如何走好人生路,如何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国家,提升生存和发展能力。”最后,吴颖民校长鼓励同学们,面对未来要有高远的目标,要有勇气和冒险精神,同时还要有评估风险的能力。“人生总有风险,你敢去拼搏吗?人生不能重来,前途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只有兼备冒险精神和评估风险的能力,我们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圆桌讨论

融合•实践•创新

——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探索

当天,由广州中学、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中国”)携手举办的“2018广东青少年金融素养研讨会”在广州中学举行,来自教育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学校的相关人士围绕青少年金融素养与生涯规划等问题展开研讨。

据了解,作为率先关注中国青少年金融素养提升的金融机构,恒生中国自2016年起已连续3年开展“中国青少年金融素养提升计划”。恒生中国的员工以志愿者老师的身份走进北上广深4个城市、12所高中,以自身专长为近2700名高中青少年学生带来了理财课堂、银行职业见习日、金融讲学厅、金融理财大赛等多项金融素养创新实践课程,授课超过550个小时。在为高中生提供衔接校内与校外金融素养学习平台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并培养高中生的品格,全方位提升金融素养和实践能力。今年项目不断创新,首次为广东中小学一线教师开设金融素养培训工作坊,进一步提升金融素养教育的实践性。恒生银行(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表示:“去年我们举办首届青少年金融素养研讨会,获得各界关注。今年再次举办研讨会,我们希望能持续为金融教育注入新内涵,搭建连接政府、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及学校的交流平台,为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赋能。”

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说:“广州中学作为广东省第一批财经教育基地,自2010年起就开设了财经类校本选修课程,联合JA中国、恒生银行等社会机构,为提升学生的金融财经素养作了多方面的尝试。近三年来,在我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政治科组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金融财经素养教育与学科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们希望各方携手,共同为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副主任许世红表示,2017年在全省53家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的首批财经素养教育试点效果良好,近期将开展第二批试点扩大范围。


大数据

近36%的高中生目前正在从事理财活动

根据恒生银行发布的《2017年广东青少年金融素养白皮书》显示,近61%的高中生认为“理财比较重要”,近63%的高中生认为“应该在现有课程上进行金融知识的扩展补充”。多数高中学生接触过两到三种理财工具,75%的学生表示进行过比价消费,74%的学生有使用移动支付。

将近36%的高中生目前正在从事理财活动,但进行金融理财所使用的本金大多来自他人给予:其中72.6%用于理财的钱来自于自己的压岁钱;84.5%来自于零花钱,远高于其他来源,如奖学金、打工收入等。

本版摄影/吴敏婷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