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走进《他乡的童年》探访异国教育

日期:[2019-10-17] 版次:[A06] 版名:[青家庭]

教育,是中国各家庭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长穷尽所有,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最近,一档豆瓣评分高达9.2的节目《他乡的童年》走进观众视野。这部话题度很高的纪录片,出自记录过中东战火的前战地记者周轶君之手。这次她以妈妈的身份,深入到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等国家的教育第一线,去探寻对孩子的教育之道。本期,我们从该纪录片中,选取他国教育中可借鉴的部分,希望能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采写:本报记者 胡媛媛 实习记者 梁嘉霖

芬兰

从不给孩子贴标签

芬兰,一个被评为“拥有世界上最佳教育体系”的国家。

这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屡次打败了欧美其他国家,而且全球创新指数也一直位居前列。

在芬兰,没有考试,没有升学压力,政府统一规划所有的学校,从7岁开始到大学的教育,全部免费,生活在首都和偏远小镇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芬兰的老师从来不给孩子贴标签,注重学生体验。当被问到如果一个孩子数学学不好时, 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会想是孩子不行,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果他对汽车感兴趣,我们会从汽车讲起,从而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  

在这里,出身不重要,“学习不好”也不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大家都是平等的。即使一个小孩不擅长数学、科学或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

日本

用“引导”替代教育 润物无声

日本的教育理念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他们在公共场合非常遵守规则,因为如果不遵守就等于“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幼儿园里,为了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楼梯口放鞋的地方,设计了一排排整齐的脚印模型,脱掉的鞋子必须一双双整齐地放在上面;教室的门故意留一条缝,如果有人忘了关紧门,靠近门口的孩子就会冷,这就提醒了大家进门时要随手关门;洗手池故意拆掉洗手盆,当水打湿了鞋子,孩子们就会立即关上水龙头,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幼儿园与其说在“教育”,不如说是在引导,这种无处不在的小细节,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深感惊叹。

印度

鼓励学生敢想敢问

有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中,有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谷歌、微软,百事可乐等公司都有一位印度裔CEO)。为什么经济相对落后,很多孩子甚至没办法上学的印度,会盛产CEO? 那是因为印度人特别敢想和敢说。 

在印度的教育理念中,没有正确答案,老师鼓励大家独立思考,并且欢迎学生提出质疑。所以在印度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辩是很常见的。在印度居住了9年的记者说:“印度人真的很敢想敢讲,哪怕他的想法非常可笑,但是他依然敢说出来。”因为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紧缺,印度人养成了“Jugaad”思维,即“寻找替代方案”,所以印度人擅长管理不确定的事情。印度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通过不断提问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色列

包容失败 让孩子享受创新的过程

以色列是一个在纳斯达克上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是人均专利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以色列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国,虽然它的面积比北京还小,但60年来吸引了360倍数量的移民。移民有的是为了创业,有的则是被犹太人的教育所吸引。

以色列最典型的教育理念是包容失败。对他们来说失败并不可怕,不敢尝试才可怕。失败只不过意味摔了一跤,爬起来再试一次就行了。在学校,老师会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小组,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并告诉他们失败了不要紧,至少积累了一定经验。这种教育理念推动了很多年轻人敢去尝试和创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永远积极主动,不惧失败的年轻人。以色列的投资公司往往会投资那些失败的创业者,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意味着有一定的经验,会避开曾经犯过的错误。


启示

家长可以这样做

教育是个复杂的话题,它与各国经济发展、社会习俗、就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尽管由于国情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无法完全吸纳他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但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可以从自身出发,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做出改变。这里给家长提供几点建议:


1、让孩子有自己空间

父母总想知道孩子的所有,喜欢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好,如果孩子没按安排做就责怪,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当的空间,有自我选择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也能培养他思想上的独立性。

2、给孩子了解你的机会

有的家长想知道孩子的一切,但却不给孩子了解自己的机会。这样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产生不解,日后容易引发矛盾。多让孩子了解你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减少矛盾。

3、正确地奖励孩子

很多家长都喜欢对孩子承诺如果考得好就有奖励,这会令孩子很在乎这个奖励,很在乎输赢,导致一到考试就焦虑,考不好时容易产生挫败感。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让孩子为了奖励而学习。

4、为孩子分析原因

孩子做错事或者没有做好,家长不应立马对孩子动怒,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厌恶感,甚至厌倦回家。家长应该耐心地为孩子分析原因、利弊,这样他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5、不要吝啬对孩子的称赞

小孩子总是喜欢得到表扬的。如果孩子事情做得不错或者完成了某事,即使是小事,也不要忘记表扬他。这样有利于提升他的自信心,日后做事更积极。

6、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总是设定高过孩子能力的要求。这样会让孩子时常感到无形的压力,打击他的自信心。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做自己的主人公,有利于孩子了解自我。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