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聚焦资本人才科技制度 实现大湾区互联互通

日期:[2019-11-28] 版次:[A03] 版名:[青播报]

国际金融论坛第16届全球年会粤港澳大湾区圆桌会在穗举行


本报讯(记者 梁茹欣 通讯员 罗瑞娴 摄影 黄宇帆)“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11月23日,在国际金融论坛第16届全球年会粤港澳大湾区圆桌会上,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专家学者和国外投融资专家,聚焦金融合作、科技创新、规则衔接、市场信息、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围绕促进粤港澳三地合理分工、协作和更好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展开研讨。嘉宾们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从资本、人才、绿色及制度四方面破题。

资本:湾区内货币流通更顺畅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面临“一国两制,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的基本情况。如何让货币更自由地在湾区内流通,成为圆桌论坛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应增强科技资本的流动。他建议,大湾区应在移动支付、金融安全、跨境人民币等方面进行互联互认的探索,在科技银行、小额贷款、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企业债券、投贷联动、跨境资金池、引导基金等几点上率先突破。

人才:在产业、政策上为港澳人才“开门”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提到,南沙目前正加快建设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推动粤港深度合作园建设方案尽快获批,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探索“零关税、零壁垒”模式推动建设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除了产业结合发展带来的人才联通,南沙在政策上也专为港澳人才“开门”。

绿色:推动绿色科技成果产业化

南沙区作为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区域,正积极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在23日的圆桌论坛上,广州南沙绿色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国外科技公司与国内产业方在南沙交流合作,实现技术在南沙的产业化落地,最终打造从技术引进、转移转化、孵化、产品研发、金融投资等综合解决方案与链条式服务模式,推动南沙基于国际绿色技术创新的绿色科技产业发展。

制度:发挥“一国两制”最大优势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表示,要解决三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三地协调发展和规则对接的难题,最终还要靠“一国两制”。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刘勇号召,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成立智库,为机制体制创新、顶层设计、货币流通等提供支撑,为大湾区内企业、社会、政府服务,在金融科技、数字货币、5G和互联网如何服务大湾区金融发展上发挥作用。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