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中国医师节 致敬最美“逆行者”

日期:[2020-08-20] 版次:[A04+05] 版名:[青榜样]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医务人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英勇无畏、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死神进行殊死搏斗,孕育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刚被广州市文明办评选为“广州好人”、驰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邓创豪、李德富、翟燕珍,与武汉结下不解情缘的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ICU护理组长陈展标,有着怎样的抗疫经历,本期我们一同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采写:本报记者 梁茹欣


邓创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邓创豪主要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临床工作,曾经参与过海珠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禽流感防控、埃博拉防控演练、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等传染病防控工作。2月9日,海珠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邓创豪成为了该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出征当天,他对前来送行的家人和同事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身为医务人员,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我觉得非常光荣。”

每位医生每班要管理100个患者

2月15日凌晨,气温骤降,细雨夹杂雪花。邓创豪推开酒店大门,准备前往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室外温度降到零下,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赶紧裹紧身上的衣物。进入到守候医务人员的专车上,司机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医生,晚上好,辛苦了!武汉人民感谢您!”邓创豪感受到武汉人民的那份期待和嘱托,内心暖暖的。而这一天是他与队友在武汉抗击疫情的第7天。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日战胜疫情!

在来到武汉之前,邓创豪对方舱医院的了解仅来源于网络。“当自己真的走进这里时,只能用‘巨大’来形容,仅一个病区就可收治600多个病人,天花板有十几米高,凌晨两点气温和室外差不多,大部分患者都已经安睡,病区通道显得非常冷清。”

“辛苦了!辛苦了!”在医生办公室,邓创豪和交接的医生如同战友一般互相安慰和鼓励,然后进行详细地交班。邓创豪巡视病区后便认真地翻阅起病历。“由于收治的患者多,每位医生每班要管理大约一百名患者。”邓创豪介绍。一些病例资料不完善,他开始进行分门别类,分类管理才能抓住重点,保证患者安全。


给患者一个拥抱

“医生,我感到心悸,夜晚总是睡得不安稳!”这天,一位60岁左右女性患者焦虑又疲乏地说。邓创豪给她测了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显示正常范围。邓创豪意识到,患者长时间在这个没有昼夜的环境里,又与病魔斗争着,心里确实有很大压力。

详细询问了患者相关的症状后,他安慰道:“阿姨,你放心,你身体挺好的,我们会为你观察监测,陪伴着你渡过难关。”说着,邓创豪上前给了她一个拥抱。顿时,该名患者热泪盈眶。第二天早上8点,经过反复多次的消毒步骤,邓创豪才走出了隔离区。

在这场战“疫”中,邓创豪看到了医患关系最理想的状态。他提到,在病区的走道上,每个病房墙上都贴上了“心情漫画”简单而幽默;舱内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跳操、有人在看电视,还有医护之间的交流,一切都那么美好。在高强度工作下,邓创豪等医务人员的身体都出现疼痛情况。但是,“一想到病房里墙上的漫画,相信我们终将迎来胜利时刻,身体上的疼痛和疲惫就不算什么了!”邓创豪坚定地说道。


李德富:以医者使命践行战“疫”担当

李德富于2018年博士毕业后,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内科一员。虽然尚在规培的第二个年头,但他已专注肺部炎症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相关工作7年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等10余项。疫情暴发后,李德富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成为守护生命的“逆行者”。

义无反顾冲向防疫最前线

到达武汉后,李德富与几位同事一起被安排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协和医院西院区是武汉地区最大、救治任务最重的医院之一。此时的李德富深深明白,必须做深做细做实各项临床救治和防护工作,否则不仅无法完成重症救治任务,自己也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在岗前培训中,他认真细致地学习防护服穿脱、患者接收、治疗流程、病区环境等防护知识,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以全面做好作战准备。在培训中得知,目前ICU工作任务繁重,医护力量严重不足,此次驰援医疗队全面接管协和医院西院区ICU病区,医疗队中熟悉ICU工作的医生、护士的力量不够,经过科室布局调整,确定每4人一套班,24小时连续作战,确保有4名医生应对不少于20张病床上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任务。培训刚结束,他就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


在坚守中诠释医者仁心

“心肺复苏、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在ICU,李德富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救治操作,同时还要密切观察病情、调整医嘱,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只为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在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厚重的防护服、极易泛起水雾的护目镜,都让李德富等人的救治工作变得困难重重,常常是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呼吸也极为不顺畅。第一天下班走出病房才发现,由于长时间无法喝水以及大量出汗,他的嘴唇已然裂开,嘴角也残留着干涸的血迹。“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能更好地完成救治任务,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李德富说道。

在日夜守护病人的过程中,每一件看起来平常不过的小事都能给李德富带来心灵的触动。在一个值班的晚上,他负责照料的一位患者因为气管插管时情绪过度紧张而导致血压飙升、呼吸急促。尽管在厚重防护服的包裹下,呼吸很困难,说话也费力,但他依旧守护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着患者的病情走向,一边调整医嘱用药,一边反复安慰开解患者。在1个多小时的努力下,患者情绪稳定下来,生命体征也恢复正常。李德富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感叹道:很多时候医生除了治病还要“治心”。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战磨砺,李德富信心倍增,也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他说,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战斗员,无论是战斗精神还是专业精神,都要向钟院士看齐,要真正对得起呼吸领域“国家队”这个称号。


翟燕珍:勇敢逆行,以扎实的专业能力支援抗疫

翟燕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曾荣获2016年、2019年“优秀护士长”。今年年初,她担任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协助湖北荆州洪湖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成立护理团队,大大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

真心护理,以身作则践行无悔誓言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多数是老年人,大多病人长期卧床且大多无陪护,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翟燕珍带领17人组成的护理团队任劳任怨,从不言苦,尽最大的爱心,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护理,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康复。

2018年下半年,科室转入一名37岁气管切开肺癌患者,那天,她像往常一样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突然,由于体位的改变,患者呛咳了一下,气管套管内的分泌物喷了翟燕珍一头,浓烈的腥臭味让人忍不住一阵阵反胃,翟燕珍看到不能说话的患者一脸紧张,读懂了她的歉疚,来不及擦干净自己,就赶紧安慰患者:“没关系,我们再换一下床单就好,我们一起加油、会好起来的”。


在抗疫一线勇挑重担

作为南医五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翟燕珍一到集中收治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就克服重重困难,协助所在医院成立了洪湖赤卫队(护理团队),意为充分发扬革命老区不怕艰苦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洪湖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服务。她全程协助完善工作流程,在完成分管患者工作的同时,她还主动承担感染内科2楼和3楼的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的质控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到上级及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在那段时间里,她每天早上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隔离衣、防护服走进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区。尽管忙忙碌碌、经常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但翟燕珍依然愿意在完成治疗之际,握一握患者的手,传递抵御病毒的温暖力量。每天工作5、6个小时下来、全身湿透、大量出汗经常让她有些虚脱,只能在排队脱防护服的时候,喘口气,休息下。同事们问她在那边辛不辛苦?她毫无犹豫地说:“非常辛苦”,又问她怕不怕?她也说:“怕”。“但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呼吸护理人,我责无旁贷!这里的每个场景,都让我感到坚持下去的责任。”她坚定地说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翟燕珍对武汉本地的医务人员有了更深的感受。她提到,那里的每一名医务人员、每一名工作人员、每一名队员敬畏生命、克服困难、守望相助的大爱时刻感动着她,而她的所作所为也一直感动着我们。


陈展标:以青春之我,书写战“疫”之歌

身材高大的陈展标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名90后男护士。2月9日,他毅然递交请战书,跟随“广东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十一批医疗队”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在这段不平凡的经历里,陈展标感受到未曾有过的情感。“病人的坚强,医者的坚守,还有后勤服务人员的坚持,不时让我有流泪的冲动。尽管泪点越来越低,内心却越发强大。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坚持更久一点,做得更多一些,为的是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

图(右)为陈展标

“患者的关怀、问候暖人心”

2月12日,在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之后,陈展标正式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据悉,该方舱医院是首批建设的、当地最大的方舱医院,期间共收治1760名病人,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疗队伍齐心协力向全国提交了一份病人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病人出院零召回、随访1622名出院病人零复阳率、病人满意度调查99.44%的满意答卷,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被称为开放床位多、收治患者多、运转效率高的“生命之舱”。

上班第一天,陈展标感受到了武汉人民的善良与暖心。由于穿着防护服,陈展标不足半小时就出现缺氧、胸闷、心悸和恶心等情况,随着动作幅度越大、活动得越多就越严重,严重时5分钟就要原地休息一次。当给患者发完晚餐后,陈展标便已经瘫坐在活动区的凳子上。这时,对面走来了一位患者阿姨,她笑着对我说:“小伙子,阿姨要脱口罩吃饭,要麻烦你坐到其他地方了,我担心会传染给你。”听到这些话,陈展标说道:“我那些不适症状都变得不是事儿了。我怎能被这点小事打败呢,我要坚强起来保护好他们!”


来年花开,我们相聚武汉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陈展标负责的患者逐渐康复出院。3月6日,A舱将并入B舱。转舱的过程中,一名患者送来感谢信,她说,“虽然仅仅见你第二次,但是你的热心、负责任,关心、关爱我们,我深感在心,我能留下你的电话吗?明年,邀请你再来武汉!去赏樱花,走走江汉路,长江大桥!”一时间,陈展标深受感动。原来自己平凡的工作,都被别人记在心里了。

从武汉回来后,陈展标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起床就拿出手机,刷一刷武汉的新闻。他提到,“我想自己已经把那里当成第二个故乡了。我还惦记着约定,来年樱花盛开,我们江城相聚。”

(通讯员:孔丽 全碧芳)

(素材来源:市文明办  大洋网)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