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社团香不香,同学说了算

日期:[2023-09-21] 版次:[A02] 版名:[青调查]

近八成受访大学生认可“社团让校园生活更充实”


见习记者 陈天旭

正值开学季,又一批新生走入大学校园,体验到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与此同时,作为展现校园文化魅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平台,高校内的各个学生社团也纷纷“摩拳擦掌”,举办了火热的招新活动。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以“大学生参与社团情况”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756份,其中有83.42%的受访大学生曾参与过校园社团等学生组织。对于大学新生们来说,他们对社团有何看法?琳琅满目的学校社团应该从何选起?参加社团又能为他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什么?记者走访了几位广州地区高校学生,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回答。

学生期待在社团锻炼中成长

随着新学期开启、新生入学完毕,各大高校社团也纷纷在近期开始招新。这个星期一,刚入学广州华商学院的大一新生李同学就到琳琅满目的学校社团招新“集市”上浏览了一番。“魔术协会、羽毛球协会、书画协会,这些社团我都很有兴趣。”李同学说,自己现场报名了几个社团,想趁着刚入学没什么事情,多尝试一些兴趣方向,她对社团活动十分期待。“我希望能通过在社团的历练,让自己多掌握一些技能、多认识一些朋友,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

在受访大学生对社团的期待方面,中青校媒调查数据表明,83.71%的大学生期待社团活动可以更丰富多彩,64.15%的大学生则期待社团可以更多地和校外接轨、和其他学校交流,60.67%的大学生期待社团品质更高、体验和收获更多,51.49%的大学生期待社团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

学生选择社团受兴趣爱好影响大

“我很喜欢看电影,所以在选择社团的时候就选了电影协会。”广州华商学院学生小许是一名电影爱好者,在加入电影协会后,他就时常与协会成员们交流电影、组织观影活动,协会的指导老师也常参与进他们的讨论里。除了观影,小许还与协会的成员们合作拍了一些短片、短剧,在同学间收获了不少好评。“我本身不是学影视制作或媒体专业的,但是协会里有很多朋友就是学这方面的,通过他们我也学习到不少拍摄的技巧。”小许说,对电影的热爱是自己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动力。

与小许不同的是,也有不少学生是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师兄师姐们在操场玩轮滑,那时候就觉得很酷!”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花都校区毕业生黄浚锴说,为了学习轮滑,自己在大一就加入了轮滑社。回忆起自己从一开始练习时的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不服输地站起来,到慢慢学会调整站姿、掌握平衡,再到离开师兄师姐的辅助自己能独立完成轮滑运动,黄浚锴不无自豪地说:“虽然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我对轮滑的热爱从来没有减退,在轮滑社的经历更是让我收获了坚持下来的乐趣。”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兴趣爱好是他们在选择社团时的重要指标。中青校媒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多达87.16%的大学生是根据个人现有的兴趣爱好进行社团选择的,而以自己想要发展的兴趣爱好作为导向进行社团选择的也达63.43%,选择的社团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达40.17%。在选择社团的建议方面,最受受访者赞同的也是“选择社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或努力方向”,占比达63.86%。

爱好、技能、友谊,学生社团收获多

据中青校媒调查,在社团经历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方面,近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通过社团培养了爱好,让校园生活更充实”,也有过半受访同学表示“自己通过社团学习到了知识或技能”,除此之外,“结识朋友”“锻炼自身能力”“养成好习惯”等也颇受受访大学生赞同。由此可见,深入参与社团活动,能对大学生活产生更积极正向的影响。

黄浚锴提到,在轮滑社的活动不仅能帮助自己放松身心,还收获了自己一项技能。大学期间,黄浚锴就充分运用起自己在轮滑社学到的轮滑技能,在校外轮滑教学基地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不仅可以补贴生活费,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与外界人士沟通的能力,让工作履历更加丰富。”

广东财经大学大三学生何千慧是学校社团“南英风正辩论队”的一员,三年前刚入学的她在面对与陌生人交流、应对其他人发言等情况时总会紧张恐惧,为了改变自己,她在伙伴的带动下加入了辩论队。经过三年在辩论队充实的比赛锻炼,何千慧已逐渐从一名内向新人成长为如今口才流利、逻辑思维清晰的“攻辩好手”,也与辩论队的队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辩论场上,我不仅收获了思考,还收获了可以在人生路上同行的伙伴。”

正就读于暨南大学广告学专业的伍颖琛,初中开始就有参与舞台工作的经历,来到大学后,伍颖琛为了进一步积累舞台经验,也为了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她加入了学校艺术团的策划运作部。提起在艺术团的活动,伍颖琛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对她来说,艺术团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汇聚在这个平台,共同策划、筹备了一场场表演,也共同跨越了数不清的难关,团员们的关系也在一次次工作配合中联系得更加紧密。

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社团既可以作为学生展示自我、获得个人价值反馈的平台,也搭建了一座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增进大学生对社会情况的了解,为学生日后更加从容地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加社团“贵精不贵多”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加入的社团数量保持在1~2个较为合理,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着丰富的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又不至于顾此失彼耽误了学业,甚至反过来将精力都用在参加社团活动上。

在选择社团的方式上,65.75%的受访者通过在社团活动现场咨询或体验进行选择,53.05%的受访者是通过学校推送的社团介绍了解社团的,45.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在师兄师姐的建议下选择社团,21.92%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网络搜索社团相关建议。

来自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小吴就只加入了学院直属的行政管理协会这一个社团,她表示,协会里有不少成员都是和自己来自同一个学院的同学,行政管理协会的活动也常常与他们的课程挂钩,成员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交流课堂所学,也可以通过协会开展的工作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小吴认为,加入社团的数量少、与自己的所学专业贴合度高,才能更好地用社团活动“反哺”自身成长。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