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市少年宫与信宜合作共建融合教育创新模式

日期:[2025-01-02] 版次:[A03] 版名:[青关注]

 两地同植“绿美”树 惠民助力“百千万”


扶苗、浇水、铲土……两地孩子合力种下“友谊树”

广州青年报讯(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李建 通讯员 穗团宣)12月27-29日,广州市少年宫“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走进信宜市,开展融合教育共建活动,活动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广州市少年宫、信宜市教育局、信宜市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信宜市委员会主办。广州市少年宫与信宜市教育局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多方联动举办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融合音乐会、融合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生动诠释融合教育“广州模式”的信宜实践,探索打造融合教育创新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两地少儿同台诠释融合教育精彩

12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星光同行”融合音乐会在信宜市会展中心举行。音乐会由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联合信宜市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共同呈现,以四季流转为主题,通过广州市“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原创曲目《春》《夏》《秋》《冬》串联起四个篇章,展现了生命的律动与美好。

音乐会上,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成员张舒勋的独唱、FRIDAY乐队贝斯手韦一哲的演奏与成长分享,以及信宜孩子们的充满岭南风情舞蹈和民乐合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音乐会不仅展现了两地融合教育的成果,让观众得以见证融合教育的力量,感受到不同背景下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可能,也传达了爱与包容的力量。

“这是一场充满生机与活力、暖心与感动的演出,在演出中,我们看到特殊孩子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也跟普通孩子一样,在努力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让我很感动。”观看音乐会的观众纷纷为参与演出的孩子们点赞。

普特儿童同植“绿美”树苗

多元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是开展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在丰富多样的活动环节中,认识、理解、接纳彼此,在实践中促进普特融合,是广州市少年宫多年融合教育中探索出的有效形式。

本次共建活动中,广州市少年宫也将这一教育形式带到了信宜。来自广州和信宜两地的普特儿童一起开展了“岭南韵·融合情——多元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共同参观象牙博物馆,游览风光秀丽的双合村,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感受“百千万工程”中乡村振兴成果。

信宜传统的非遗牙雕艺术品精美绝伦,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双合村的“三华李”“山水风情”等,以其独特的本土资源特色,成为一个展示和体验信宜本土文化的绝佳场所。活动现场,广州和信宜两地的孩子们在家长和志愿者的陪伴下,纷纷拿起工具,热情投入劳动。孩子们相互协作,默契十足,你扶树苗,我铲土,他淋水,齐心协力种下一棵棵三华李树苗,让普特儿童开启一场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探索旅程。

从珠三角到粤西,推广融合教育下乡惠民

早在一个月前,广州市少年宫就已经来到信宜,在信宜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调研交流,在信宜市教育城小学、信宜市双合村小学开展融合教育讲座、公开课、综合实践活动……两地教育团队从融合教育管理运行机制、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融合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为本次合作共建奠定了基础。

在广州市少年宫与信宜市共同举办的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两地代表就融合教育的实施情况、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再次进行了深入交流。

“广州市少年宫自1998年开办全国第一个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以来,始终坚持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公益艺术教育,逐步形成课程活动研发、教育推广、社会倡导等多层面、立体化的青少年艺术助残‘广州模式’,有效回应市民群众关于特殊少年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广州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本次共建是一次深入的交流合作,既是广州与信宜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也希望以此次共建作为一个试点,将广州市少年宫的融合教育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探索打造融合教育的创新模式,惠及更多特殊少年儿童。”

接下来,广州市少年宫和信宜市将依托“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在教育资源共享、特殊教育工作者培训、融合教育项目研发、融合教育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融合教育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培训、艺术展演等多种方式,共同提升两地融合教育工作者专业水平,为特殊需要少年儿童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服务,共同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探索打造融合教育创新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