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金奖
日期:[2025-04-10] 版次:[A06] 版名:[青文艺]本报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指导: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广青融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
策划:符国章 刘兰
执行:郑巧蓉 陈天旭
开栏语: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广州市文联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大众搭建了一条与文艺作品沟通的桥梁,用文艺讲好广州故事,擦亮“文艺为民”金字招牌,也为广州青年群体拓宽了解美、感受美、创作美的通道,期待文艺“百花齐放”。
中国文化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青年文艺工作者登上时代舞台。在团市委、市文联指导下,本报联合全市各文艺家协会推出“文艺新力量”专栏,展现更多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优秀作品与精彩表达,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弘扬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帮助青少年在文艺作品中感悟广州千年古城的“老城市 新活力”。
日前,第三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正式放榜,青年艺术家儿力力的作品《柔软的角落》摘得金奖。她相信,即使是再简单的画作,只要创作者保持真诚,作品就能吸引到同频的人。
据悉,第三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将于5月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的“无限生长 GAS”插画艺术季上展出。艺术季还将汇聚国内外插画大师的经典与新作,让观众领略不同艺术风格背后的文化脉络与时代精神。
色彩斑斓绘就温暖“氛围感”
记者发现,此次儿力力的参赛作品采用了黄、蓝、绿作主调,营造了梦幻的氛围,温暖与静谧在作品中共存。她试图在画作中探索“怎样和自己独处”的主题:“对我来说拥有自己的‘小角落’很重要,这个角落可以是房间、一张喜爱的沙发、一个人发呆的时间……”
据了解,《柔软的角落》是儿力力的长期创作系列。在她看来,从这个系列开始,自己在创作上有了很多转变,“过去很多年我都在画关于其他女孩子的生活,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向外的探索和吸收灵感,而《柔软的角落》更像是‘向内寻找’。”
“2021年开始,我的画作中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元素‘白日梦小姐’,我给她的设定是拥有巨大蓬松的头发,能够将自己整个人包裹起来与外界隔离,拥有独处的空间。”儿力力回忆,自己从小就是一个胆小、害羞的人,所以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白日梦”,对她来说就是最舒服的。
除了巨大蓬松的头发外,儿力力还为“白日梦小姐”设计了承载情绪和小秘密的彩色线条、由眼泪化成的小怪兽伴侣等元素,随着细节的不断填充,“白日梦小姐”的形象愈发丰满立体。“也许人类基因里就喜欢毛绒绒、柔软的事物,我们都渴望温柔地拥抱,这个系列的创作风格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期待用画作触动观众心灵
“这次能拿到金奖,我还蛮惊讶的,其实觉得自己的画还在一个探索的阶段,还需要继续精进。”儿力力笑着说,创作这些年来,自己对每一幅画作都挺喜欢的,但也都不满意,总是期待着自己的下一幅作品能有所突破,“在当前这个阶段的样貌能够被肯定并因此被更多人看见,我觉得是一件很珍贵和幸运的事情。”
儿力力认为,创作不是一蹴而就,作品与作者是一同成长的。“这次选取参赛的8幅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差不多是两年,尽管一开始也没找到创作的方向,但当我慢慢将心里面抽象的感受用画面去具象化表现,积累了一些作品,回过头来,会看到这个系列里有被自己的头发温柔包裹起来的样子、有深夜里与自己的眼泪相拥的样子、有接纳自己后看见这个世界的彩虹……这些收获是我一开始不曾预想到的。”
对于更年轻的画师、即将踏出校园的学弟学妹,儿力力分享了一些建议:从事一份能够提升自己能力、见识并积累创作经验的工作,也能为自己储蓄创作的能量。
“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热爱吧,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儿力力说,自己无法传递“够不到”的东西给观众,索性就画自己喜欢的、感受到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大家能在看我的画时停下来,内心有所触动,我就觉得很好了。”
【评委点评】
“该作品(《柔软的角落》)以温暖的色彩与笔触晕染出都市人的心灵避难所,画中人物蓬松柔软的头发以可触摸的视觉形式阐释了治愈的内核,极具情感价值。”
广州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 金城
《柔软的角落》-深蓝色眼睛
《柔软的角落》-安静
《柔软的角落》-春日梦境
《柔软的角落》-和自己待一会
《柔软的角落》-彩虹喷泉
《柔软的角落》-night night(晚安)